【脑客中国】韩卓:儿童情绪调节的测量与家庭研究应用

时间:2022/11/29 编辑:瀚翔医疗 浏览数:4269

直播导读

新一期的【脑客中国•科研】直播,我们迎来了第33位讲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韩卓老师,她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儿童情绪调节的测量与家庭研究应用。


在报告中,韩卓老师深入浅出地和我们介绍了国内外同行在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并指出了其中的风险与恢复力模型:


1.了解哪些负面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了解保护性因素(即使在有负面因素时也能保护儿童,避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了解危机性因素(就是使儿童在面临负面因素时加大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最后韩卓老师回答了一些观众提出的问题:

问1.量表测评具体有哪些考量条目呢?

答:好的,我们以家长测评中的常用量表ERC(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为例,该量表包括24个条目,分别为9个描述儿童情绪表达情景适应性、共情以及情绪自我意识等能力,15个描述儿童情绪表达缺乏灵活性、情绪易变性以及消极情绪调节紊乱等情况。具体的有儿童是否快乐、情绪变化速度、回应是否友好、情绪调节速度及是否容易感到沮丧等等。


问2.诱发儿童的负面情绪的研究方法会不会伤害儿童的身心,不好通过伦理道德委员会的审查?

答:我们最开始做所有研究时、最要注意的就是研究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如果是有任何的这种潜在的风险或者危机,那我们绝对不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诱发害怕可能是我们最激烈的一个情绪的诱发了,我们给儿童看其他小朋友拔牙的视频,保证他不会受到较大影响的同时能诱发害怕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都会和所有的被试沟通,告诉他刚才经历了什么,而且我们所有的最后一个任务一定是一个happy的任务,积极情绪的一个诱发,直到孩子们是很开心的离开实验室。


问3.请问一下您是怎么看待研究中儿童的口头报告结果的呢?比如说三到五岁的儿童,他们口头报告的结果是否可靠呢?

答: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通常三到五岁的儿童我们是不让他进行自我汇报的。之前只是在美国用过,在国内使用的结果不是特别好,所以在国内我们没有用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他的一个自我汇报,但是对学龄儿童我们确实用过这样的一个方法,确保的就是每一个小朋友都能阅读并理解题目,但有时结果也不能很好确定。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多角度的测量去评估结果。


问4.有没有针对于儿童之间的朋辈关系的研究?

答:这个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想做四个小朋友的一个互动,想要四位不同个性的小朋友在一起进行互动,我们通过观察这四位小朋友分别的情绪调节能力的一种手段。这是在计划的一个项目。之前我们一直做的就是亲子互动,之后我也特别想对小朋友之间的互动进行评估。


问5.请问您是怎么确保观察任务诱发了孩子的情绪的?有什么客观的指标吗?

答:通常我们会在每个任务之后让小朋友填一个task filling shift,就是他对这个具体任务的情绪反应,比如说几种具体的情绪,让他评估他刚才在经历这个任务当中的情绪反应,比如从一到五或者从一到七等等进行一个评估,就是它会有一些相对主观的一些评估,在每个任务之后。


问6.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干预提高吗?

答:当然可以,这也是我们想研究的。我们其中的一个研究目标就是想通过发现家庭当中的因素也好、孩子自身的因素也好,哪些因素会对他们情绪调节能力有比较重要的这种影响,然后进行相应的干预,去提高他们情绪调节的能力。答


问7.请问韩老师,让孩子填写自己是否诱发情绪后,如果说和我们观察的编码有冲突的时候,要怎么处理呢?

答:其实刚才我想跟大家最后探讨的问题就是这些多元的数据,他们当中有一些冲突,那正好就给我们很好的契机去解读它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比如说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好,但是从专家的角度觉得他情绪调节能力不好;反之也有。我们就可以把这两类孩子在其他方面比较一下,比如说心理健康方面,或者在家庭影响方面有所不同,是不是就帮助我们回答了更多的这种问题?我看到留言区,有个观众说的“有差异才是最精彩的呀”。我非常同意这句话。答

注:上述内容在征得韩卓老师同意后,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的部分文字整理。观看完整视频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扫描二维码

观看完整视频





点击此处,观看最新直播及回放。

QQ号:2083990141
添加QQ即刻开启聊天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