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最适合的EEG电极技术?

时间:2025-02-14 编辑:瀚翔脑科学 浏览数:237

在脑电图(EEG)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电极技术对于获取高质量的脑电信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将带您了解不同电极技术的特点,帮助您为实验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背景

您可能听说过主动电极、被动电极、凝胶电极、干电极和海绵电极等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实验场景和需求。

在选择EEG电极技术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信噪比:您是否追求极高的信噪比,还是愿意为了快速、舒适的采集数据牺牲一小部分数据质量?

2.被试群体:您的实验对象是健康成年人、儿童还是病人?

3.数据采集环境:您计划在噪音屏蔽室中进行数据采集,还是在可移动的真实场景中?

4.电极分布:您需要高覆盖率的电极分布,还是仅需要几个电极通道?

5.实验持续时间:您的实验将持续多久?

6.多模态数据采集:您是否计划使用EEG与其他神经调控或监测设备(如fMRI、TMS、fNIRS等)采集多模态数据?



电极阻抗

电极阻抗(Electrode impedance)是衡量电流通过物质难易程度的指标。低阻抗意味着更好的信号质量和更高的信噪比。

为了达到低阻抗,传统方法需要使用磨砂膏或导电膏,这会增加准备时长并降低被试的舒适度。因此,研究人员发展了主动电极技术,它能够在较高阻抗水平下采集高质量的脑电信号。

主动电极技术概述

①替代传统被动电极:通过采用主动电极技术,我们能够显著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②电气屏蔽技术:在电极头或线缆上实施电气屏蔽技术,有效减少外部电磁干扰,确保信号的纯净度。

③减少线缆移动:通过规划线缆在帽子上的布局,能够最小化线缆位移,从而降低因移动引起的信号干扰。


在传统的被动电极技术中,我们可以将EEG电极(包括其线缆的整个长度)视为一个天线,它可以探测任何类型的电磁活动。在信号到达EEG放大器之前,EEG信号可能会与影响电极头和线缆的电磁噪声混合在一起,最终在EEG放大器处信号被转换和放大(见图1)。


主动电极技术的解决方案,即为电极配备一个小型电子电路,该电路直接在头皮上执行阻抗转换。通过模数转换的方式,在电极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线缆传导至放大器。这一过程显著降低线缆作为天线接收外界电磁干扰的风险,从而减少“天线效应”。因此,每个电极内部的阻抗转换器可以保证EEG信号的高质量(见图1)。


图1:被动 VS 主动电极技术


接下来将会为您介绍一些其他经典的电极技术,它们囊括了不同的头皮与电极接触方法。



凝胶电极技术

顾名思义,使用凝胶介导头皮与电极之间的联系,该方案可以得到极高的信号质量。凝胶能够确保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长时间稳定接触,这对于那些包含大范围移动与长时间的实验是极为友好的。

海绵电极技术

采用湿海绵接触头皮的被动电极,只需提前浸泡十分钟即可使用,阻抗控制在60-100千欧,适合60至90分钟的实验,减少了准备时间并提升了被试舒适度。

干电极技术

无需导电凝胶或盐水,干电极技术以快速设置和卫生便捷为优势。尽管阻抗较高,但通过策略如主动电极技术和电屏蔽,仍能保证良好的信号质量,适用于短时实验和ERPs研究。



图2:Brain Products为不同的电极技术提供了适配解决方案



影响电极技术选择的因素

分析目标的复杂性

- 对于测量经典且容易捕捉的ERP成分(如视觉诱发电位、P300),可以选择准备时间短的干电极或海绵电极技术。

- 对于需要高信号质量的微小ERP成分或微妙现象,推荐使用主动电极或凝胶电极技术。


实验对象

- 成年人可自由选择电极系统。

- 婴幼儿或不耐静止的被试,推荐使用海绵电极。

- 实景记录或神经反馈、脑机接口领域,可考虑干电极。


实验持续时间

- 短时实验(30-45分钟):选择制备快、易清理的干电极或海绵电极。

- 中等时长实验(60-90分钟):推荐海绵电极或主动电极。

- 长时实验(90分钟以上):需用凝胶电极以保持长时间稳定接触。


电极灵活性

- 采用主动电极技术,更方便您的实验选择。

传统的被动电极技术,电极与线缆被固定在帽子的布料中,造成帽子的大小无法调节。如果使用主动电极技术则可以灵活选配不同头围大小的帽子,并且一旦单个电极出现故障,也无需将整个电极束送修。



EEG应用领域的电极技术选择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极技术至关重要:

运动实验:

- 大幅度运动(如跑步、跳跃):推荐使用基于凝胶的电极技术,以保持稳定的电极-头皮接触,减少运动引起的伪迹。

- 轻微运动(如驾驶、慢走):可以考虑使用基于海绵的盐水电极与LiveAmp结合,或CGX Quick系统,这些技术在小幅度运动中也能提供良好的信号质量。


EEG-fMRI:

出于安全考虑,只能使用被动电极技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和较宽的频带,BrainCap MR和BrainAmp MR(Plus)放大器是黄金标准。BrainCap MR电极配备了限流电阻器,其电缆在帽子上紧密布线,以避免环路和线缆移动。此外,MR多点式电极环采用C形设计,避免了磁场内的闭合环路,并最小化过热的风险。

如果您的被试是特定人群(如儿童等)或准备时间较短(特别是高通道数情况下),您可以考虑使用基于海绵的盐水电极技术R-Net(MR兼容版本)。这款电极帽采用被动电极技术,每个电极配备限流电阻,且线缆布置整齐。

BrainCap MR和R-Net MR均可以配备碳纤维线圈,它可以帮助提升EEG信号质量,通过离线校正的方式减弱运动和心球伪迹。


EEG-TMS:

在应用经颅磁刺激(TMS)同时记录EEG时,基于凝胶的电极系统是处理刺激伪影的解决方案。主动电极技术能够自由布线且优化数据质量;平坦的电极头,以便TMS线圈靠近头皮放置。如果您想要采用被动电极技术,BrainCap TMS兼容电极帽及其TMS多点式电极(Multitrode)则是您的最佳选择。如果您更倾向于主动电极技术,您可以使用actiCAP slim电极帽,其电极被直接固定在帽子布料中(不包含actiCAP电极底座,高度约6mm),同时线缆可以自由布置。



图3:不同电极头厚度对比

刺激前后测量:

对于非同时进行的EEG和刺激治疗,快速且易于设置的系统(如CGX Quick系统、actiCAP Xpress Twist或基于海绵的盐水电极)更为合适。这种系统不需要被试洗头,并且允许直接重复使用电极。


同时进行的EEG-fNIRS:

这种技术主要与基于凝胶的电极系统一起使用。同时进行EEG-fNIRS测量的最佳选项是actiCAP slim/snap,因为它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可以在fNIRS系统的光极和传感器之间不同位置放置EEG电极。或者,如果您需要使用被动电极技术,也可以为您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同时进行的EEG-MEG:

对于同时进行EEG和MEG记录,BrainCap MEG的去磁电极(MEG Multitrodes)与BrainAmp MR(Plus)放大器结合使用,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在这个帽子上,电缆以捆绑、扁平的方式布线,您可以使用一种特殊的非磁性凝胶,以最小化对MEG信号的任何干扰。



结语

本文旨在帮助您根据研究需求挑选最合适的电极技术。不同的研究场景对电极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某些应用可能允许更多的灵活性。在做出选择时,请权衡各项因素的影响以及您的个人偏好和经验。这些考量将助您找到最能满足您研究需求的电极技术。